《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网络课程是由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蔡明、王立英主持的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网络课程项目成果。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内容呈现形式
本课程内容包括文本教材内容,光盘教材内容,网络教材内容。文本教材内容包括学习建议(含学习目标)、课程文本、交流研讨、参考文献等。光盘教材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课程文本、问题要点、教学案例、资源链接、视频讲座等。网络教材内容包括学习计划与建议、课程文本、思想碰撞、在线互评、思考练习、资源链接等。
文本教材是课程的主体与核心。体现课程的基本价值。教材文本内容的基本框架结构为:学习建议(含学习目标)、课程文本、交流研讨、参考文献等。
文本教材内容力求精要、明确。着力点并不放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的阐释上,而着重于理论的运用和语文教学设计(实施)的理据。在文本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内,“学习建议”引导学习,“参考文献”帮助学习,“课程文本”是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活动的重要资源。通过“交流研讨“活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认识与把握语文教学设计(实施)。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共有导语、1-5章、结束语三部分,构成“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三部分内容的学习由“整体把握”,到“分析认识”,再到“整体把握”,既拓宽了视野,使认识全面;又聚焦局部和细部,使认识清楚。
光盘教材内容是课程的有效补充,帮助文本教材实现课程的价值。光盘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结构为:学习目标、问题要点、教学案例、资源链接、课程文本、视频讲座等。光盘教材内容追求丰富性和典型性。在光盘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内,容纳有较多的教学案例,链接有较多的课程资源。这是文本教材不易做到的。所以,光盘教材是文本教材的有效补充。但光盘教材容量仍然有限,不可能无限制的容纳课程资源,所以,光盘教材容纳的12个教学案例均具有典型性。
网络教材内容是课程的强化,通过交流互动,开发和创生课程。网络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结构为:课程文本、学术讲座(视频)、在线测评、资源共享、思考练习、资源链接、交流互动等。
网络教材内容突出交互性、开放性和资源的可生成性。在网络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结构内,在线测评、资源共享、资源链接、交流互动等,是《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网络课程内容中的突出部分。
教材内容呈现的3种形式互相配合,优势互补。文本教材是基础、是主体,光盘教材追求丰富性和典型性,网络教材突出交互性、开放性和资源的可生成性。
二、课程特色创新说明
内容创新有以下各个方面。
重新界定了语文教学设计的概念并分析其与语文教学实施的关系:“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共同策划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分析、思考语文教学问题,探寻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预设、实施、评价、调整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设计和语文教学实施是一个互相包括的、周而复始的教学过程。”
提出传统教学中教师不曾有过主体地位:“语文教师面对权威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语文教材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何尝有过自己的真正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变换角色,开展对话,实现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
追求和谐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整体考虑社会要求、国家要求、学生需求、语文教师需求,寻找各方面要求的契合点,努力争取各方面要求在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统一。”
探索课程实施取向问题对语文教学设计的作用:“课程实施取向问题直接作用于语文教学设计的取向,决定着语文教学设计的成败。语文教学设计中,尤其重视课程实施的基本价值取向对语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作用。”
指出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都有体现的可能:“教育情境及社会情境是非常复杂的,对语文教学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情境,对语文教学设计和实施有不同的要求,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都有体现的可能。”
正确认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统一,三维目标在过程中统一。在任何一个显性领域中,都有隐性的目标维度存在。所谓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开来的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教师的文本解读:“解读文本内容通过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来完成。在与文本对话时,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正确解读文本内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变换角色,以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立场,开展与文本的对话。
形式创新有以下各个方面。
教材内容呈现的3种形式互相配合,优势互补。文本教材是基础、是主体,光盘教材追求丰富性和典型性,网络教材突出交互性、开放性和资源的可生成性。
教学设计理据的3个层次主次分明、关系明确。宏观中观的课程计划、标准、教材理论,拓宽微观的语文教学设计(实施)的视野。
学习内容的3个部分(“综合—单项—综合”)、组织内容的3项活动(“综
合—单项—综合”)、教学活动的3种方式(“整体把握—分析认识—整体把握”)相互对应、针对性强。
三、课程的功能及作用
本课程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认识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与理论;改善教师语文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语文学习行为方式;学习和贯彻教学新理念,拓宽语文教学设计(实施)的视野,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的理据,改革语文教学设计(实施),锻炼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实施)的能力。
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方式,探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为中小学教师搭建便捷高效的继续教育学习平台。
四、课程的适用对象及推广应用效果
本课程适用于中小学教师,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和学生,教育研究工作者。
本课程文本教材和光盘教材2006年9月开始在河南教育学院使用,2008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在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河南教育学院等高校和全国各地语文教师培训中广泛使用,受到好评。
网络教材2006年10月发布在(www.teacher.com.cn)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供全国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使用,2007 年 6 月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的结题验收,纳入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精品课程库正式投入使用。受到广泛好评。
2009年《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获得河南教育学院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